BOM和圖紙版本管理的4+3+6方案
“記得我剛進公司做研發的時候,華為既沒有嚴格的產品工程概念,也沒有科學的流程和制度,一個項目能否取得成功,主要靠項目經理和運氣。”(來源:《從偶然性成功到必然性成功——郭平在“藍血十杰”頒獎大會上的致辭》)
版本管理是研發流程管理、產品質量管理中的關鍵概念,也是產品經理和研發工程師必須具備的技能。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版本無處不在,如果版本管理失控,就會出現定制版本野蠻生長、研發疲于奔命、版本質量下降頻頻現場救火、版本交付混亂、后期維護成本高啟等一系列研發問題。
一、版本管理的四個關鍵步驟
在華為后續采用的版本管理概念中,有四個關鍵步驟:版本規劃、版本開發、版本發布、版本維護。
以下是這四個步驟的具體含義。
版本規劃:動態產線適配統籌市場需求、研發能力與供應鏈資源,制定多版本迭代路線圖。
版本開發:工藝基線鎖定推行雙基線管控,使用智橙等PLM系統強管控BOM表變更。
版本發布:全鏈管控,執行三要素管理:發布包含配套指導手冊;SRM系統同步關鍵配件參數;智能倉儲RFID防混。
版本維護:通過IoT采集數據,優化實施淘汰機制。
接下來我們看看版本管理的4個步驟的具體操作:
1.版本規劃|構建與產線兼容的版本譜系
在智能制造場景中,版本規劃需深度融合BOM表(物料清單)管理與產線工藝適配性要求。規劃需考慮產線柔性化能力(如汽車制造的多車型共線生產需求)、零部件生命周期(電子元器件供應周期與替代方案)以及行業認證標準更新節奏(如ISO 9001與IATF 16949認證的合規迭代)。
建議采用“主線版本+區域定制包”模式,例如針對不同國家市場的安規認證差異(如歐盟CE與北美UL標準),通過可配置模塊實現80%核心功能通用化+20%區域特性靈活適配,同步建立版本-產線-供應鏈關聯矩陣以降低切換成本。
2.版本開發|產研協同與過程質量錨點
開發階段需建立“設計凍結-產測驗證”雙基線控制”,重點防范物料清單變更導致的產線停工風險。
例如在汽車零部件開發中,第一步就是通過智橙云PLM系統實現3D圖紙、工藝參數與BOM表的版本強關聯,確保每次變更自動觸發SOP(標準作業程序)更新與工裝夾具校準。智橙云PLM的數據也會同步到其他系統中,避免數據孤島,保證研發圖紙的版本變更會同步到生產端、銷售端。
3.版本發布|全價值鏈協同發布機制
制造業版本發布需構建“工廠-供應商-渠道”協同網絡”:
發布包須包含配套的工藝指導手冊(如CNC加工程序版本與刀具壽命匹配表);
通過SRM系統向戰略供應商同步版本配套件參數(如電機型號V2.3僅適配軸承批次≥2025Q2);
啟用智能防錯倉儲,利用RFID關聯版本號與庫存批次,規避物料混用風險(如某化工企業通過此方案減少批次混淆事故70%)。對于特殊行業(如醫療器械),需嵌入UDI追溯模塊,確保單件產品可反向追溯至智橙云PLM中的研發版本全數據鏈。
4.版本維護|動態優化與服務成本建模
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質量-成本”雙維度分析模型”:
一是通過IoT設備實時采集產線OEE(設備綜合效率)、CPK(過程能力指數)等數據,識別版本相關的質量衰減曲線(如某機床企業發現軟件V4.2版本連續運行200小時后精度下降0.03mm);
二是運用TCO(總擁有成本)分析工具,量化評估歷史版本維護成本(如某裝備制造商發現同時維護5個版本時服務人力成本激增300%)。
二、企業版本管理優化的三個階段
對于數字化起步階段的制造企業來說,上述的版本管理模式是一種“理想模式”,卻看著難以下手,不妨逐步實現版本管理的模式轉變,以下是傳統制造企業逐步實現版本管理數智化的三個階段。
1.傳統管理模式:手工操作的低效困局
在工業數字化轉型初期,企業普遍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工程師需手工修改文件名(如“0925初版→1008終版”),并通過郵件或U盤傳遞版本數據。這種模式雖直觀,但易產生四大痛點:
版本命名的隨意性導致文件混淆(某企業曾因“V3.2測試版”與“V3.2客戶版”命名模糊造成量產錯誤);
數據分散存儲引發版本追溯困難;
跨部門協作效率低下;
缺乏變更審批流程埋下質量隱患。
2.版本管理數字化:使用PLM管理產品版本
隨著PLM/PDM系統的普及,版本管理進入數字化和自動化階段,在下一章里我們以智橙云PLM為例展開講解。
3.全要素版本治理
建立立體化版本網絡,實現:
供應鏈韌性強化,建立版本影響度雷達圖,識別高風險外協件(如芯片、特種鋼材),為每個版本預留2-3家備用供應商工藝適配方案。
借助數字化質量孿生將版本全生命周期數據(設計FMEA、生產CPK、售后MTBF)導入質量知識庫,通過AI生成版本健康指數(VHI)輔助決策。
合規性動態監測對接全球法規數據庫(如REACH、RoHS),在版本發布流程中嵌入自動化合規檢查節點,規避因標準迭代導致的召回風險。
三、PLM中版本管理的六個底層策略
企業可以使用多種軟件管理版本,比如文檔管理系統、企業云盤、PDM、PLM、BIM等等,為什么要使用PLM呢?
PLM是研發數據的源頭,使用PLM管理版本可以更全面地把控產品的全周期,策略上也站得更高,接下來,我們以制造業主流PLM系統智橙云PLM為例,講解版本管理的策略。
1.基線版本管理策略——起點和比對
基線版本策略是智橙云PLM對文檔版本管理的基礎。通過設定基線版本,企業能夠明確項目在不同階段的標準和要求。
例如,某泵閥產品設計完成時,將BOM表、圖紙設為一個基線版本。這不僅為后續的開發工作提供了明確的起點,也便于在出現問題時進行回溯和對比。
2.變更版本管理策略——變更可控可查
制造企業接到新非標訂單或者研發新產品時,BOM表、圖紙會根據需求頻繁變更,智橙云PLM的變更版本策略就尤為重要,確保了對變更范圍、變更版本的管控。
通過變更管理功能,企業能夠保證文檔的變更過程受到嚴格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變更對項目造成負面影響。清晰地了解BOM表、圖紙的變更歷史,追溯每個變更的來源和目的。這有助于在出現問題時快速定位和解決,同時也為項目的復盤和經驗總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3.分支版本管理策略——基于超級BOM的高效選型
分支版本策略適用于在同一項目中需要同時進行多個不同方向的開發或修改的情況。
事實上,分支版本管理策略常用于軟件項目的開發,在制造業中也有應用,但往往不受重視。
通過智橙云PLM的超級BOM功能,工程師能夠將同一產品的選型方案分離出來。
每個選型方案都有自己獨立的版本演進路徑,團隊成員可以在各自的方案上進行調整,不同客戶的選型互不干擾,這項功能對于泵閥、汽車零部件、齒輪箱、輸配電等行業尤為實用。
4.發布版本管理策略——發布管理功能
在PLM內,版本的變更會有版次、版本之分,發布版本時產品會升版本,并將經過測試和驗證的產品正式發布給生產部門或客戶。
根據智橙云PLM內設置的流程,設計團隊、審核者、業務人員會參與到發布進程中,通過輕量化預覽、在線評審、標注等功能從參數、業務等角度評估茶農,確認其是否滿足客戶需求和企業的業務流程,避免誤生產和反復召回。
5.歷史版本管理策略——版本追溯、復用
歷史版本策略強調對產品所有版本的材料的保存和管理。在智橙云PLM系統中,產品的每一個版本都被完整地記錄下來,包括文檔的內容、元數據以及版本之間的關聯關系。
保存歷史版本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首先,它為項目的追溯提供了依據。當出現問題時,通過查看歷史版本,工程師了解問題出現前的產品狀態。其次,歷史版本可以作為未來設計和選型的“母稿”,讓設計工程師能更高效地研發產品,而不必反復重復工作。
歷史版本策略還能滿足合規性要求。在航空、裝備、工程機械等等行業,對產品文檔的歷史記錄有嚴格的法規要求,通過歷史版本管理,企業能夠確保運營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
6.版本權限管理策略——嚴防圖紙外泄
制造業的核心圖紙怎樣避免外流?版本權限管理是關鍵在智橙云PLM系統中,不同角色地權限可根據業務流程進行設定,并批量劃分給員工或部門。
基線版本管理策略為“基石”,變更版本管理策略時非標設計的“靈魂”,分支版本管理策略提高了選型的靈活性,發布版本管理策略保證了產品生產不出錯,歷史版本管理策略實現了產品的追溯和服用,版本權限管理策略保障了核心圖紙的安。
云PLM系統通過這6大版本管理策略,實現了對BOM表、圖紙、選型方案、樣圖等穩定的全面、有效控制。
(文章來自離散行業智創聯盟25年6月電子會刊)

提交
央視報道PLM等工業軟件缺口將達20萬
2025年13款主流版本管理軟件推薦
國外云PLM和國內云PLM核心技術差在哪
儀表廠圖紙版本管理案例(2024.03)
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PLM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