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預測性維護之大數據與 AI 融合之道
2025/6/28 14:34:39
一、引言:大數據與 AI 融合的背景與重要性
在工業 4.0 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工業設備的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對企業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至關重要。傳統的設備維護方式,如定期維護和事后維修,存在資源浪費、生產中斷風險高等問題。預測性維護作為一種新興的維護策略,借助大數據與 AI 技術,能夠提前預測設備故障,優化維護計劃,降低維護成本,提升設備的整體效能。
傳感器部署:在工業設備的關鍵部位部署各類傳感器,以獲取全面的運行數據。例如,在旋轉設備的軸承座上安裝振動傳感器,實時監測振動信號,因為振動情況能直接反映設備的機械狀態,異常振動往往是設備故障的早期征兆;在電機外殼安裝溫度傳感器,監測電機運行溫度,過高的溫度可能表明電機內部存在過載、短路等問題。
數據采集系統:構建一套高效的數據采集系統,確保能實時、準確地采集各類傳感器的數據。該系統需要具備高可靠性和穩定性,能夠適應工業環境中的高溫、高濕度、強電磁干擾等惡劣條件。同時,要保證數據采集的頻率與設備運行狀態相匹配,對于變化快速的參數(如振動),需采用較高的采樣頻率,以捕捉細微的變化。
數據預處理
大數據處理流程
應對策略
效益
大數據與 AI 的融合為工業設備預測性維護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盡管在融合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但通過有效的應對策略,能夠實現工業設備維護的智能化、精準化,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與 AI 在工業設備預測性維護中的應用將更加深入和廣泛。
審核編輯(
王靜
)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韌性制造系統設備維護-工業抗風險能力范式
秒級自檢 智能運維—智能工廠神經末梢革命
維修到預測-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4.0已來
便攜式振動監測儀應用場景及選型建議